About 這一本書
自序
我有四個兄弟姐妹,父親是軍人,母親是家庭主婦。小時候住在戶戶緊鄰人口密度較高的眷村。父親有軍人的威嚴但溫文儒雅,常以講道理教化我們四個兄弟姐妹,雖然四個頑童在成長過程中曾因愚昧屢犯屢錯,但父親依然持以訓話的方式一再告誡,讓我們知道是非善惡及做錯事的後果,並不會拿起棍棒教訓,只要我們要認錯並答應不再犯錯即可以被原諒。
這一點在我們長大以後,仍記得曾經做錯過的事,也記得當時面有愧色的窘態。父親以身教言教的方式讓我們學到「尊重」這件事,很明顯的對我們人格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並且延伸到我們各自成家的家庭。四個已經年過半百的頑童依然手足情深,對年事已高的父母極為孝順,直到現在「親情」一直是我們擁有的幸福。
護理師是我的職業。曾經歷過台北巿立中興醫院,台北榮民總醫院,在70年代去了沙烏地阿拉伯霍埠醫院工作7年,返國後進入台大醫院直至2012年退休。雖然長期在醫院工作,但一直以來對於「上醫院」這件事和一般人一樣,都有一種莫可奈何的壓力。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醫院對每個人而言都是一個不得已才會去的地方。壓力來自身體上的病痛,心裡面的痛苦及面對陌生醫療的恐懼。倘若是自己的親人生病也會感覺害怕無助,因此無論是病患是家屬「上醫院」都是一件充滿壓力的事。
經過多年的經驗,發覺對病患或家屬真誠簡單的問候,主動關心詢問是否需要幫助,這些微不足道的關懷能減輕他們心中的壓力。而自1999年接觸到早產兒按摩起,更從其中發覺家屬若為病患做按摩更能有效的減輕病患住院壓力。那是一種親情的力量,是不分年齡的,藉由親子間皮膚的接觸傳達情感及關心,讓因生病而低落的情緒得到安慰,心理的支持使生理修復機能旺盛,協助病情好轉的例子非常多,而最主要是親子間心靈獲得了滋潤。
也許大家會這麼認為護理師本來就應該具有同理心,而我一開始並不明白「同理心」這三個字的大意,以為和同情心及憐憫心意思相近,之後才瞭解是站在他人的立場,設身處地思考並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感受。但是同理心常使我因病患的痛苦而感同身受引發情緒低落心情鬱悶,頻頻出現為什麼要從事護理工作的問號。在不斷付出關懷心後得到療癒的解藥。
當文經出版社找我寫這一本關於新生兒照護的書時,我很擔心自己專業度不足,文字能力差而考慮作罷。一份願力和關懷的心支持使我破除萬難,終於完成這本書的書寫,願能提供準父母們做好成為父母的心理準備,充滿信心迎接新生,創造幸福家庭。此書亦獻給我摯愛的父母,感謝父母的愛讓我擁有人生最珍貴的情感~親情。

重視產前教育的準父母,教養出優秀下一代的機率相對提高。懷孕前做好生理和心理的準備,懷孕後除了好好照顧身體,還要陪伴住在子宮裡的嬌客,並且做好迎接新生兒的各種準備,保證可以平安快樂輕鬆育嬰~ 道鳳
台大醫院 醫護強力推薦 這是一本優質育兒好書
在書本中感受到作者希望帶給新手父母們的是一分安心和溫暖的用心,讀者閱讀本書後可以放心迎接新生兒。
- 曹伯年 台大醫學院小兒科副教授.
本書了解到嬰兒當下的感受並為新手父母釐清迷思與實情的區別。而閱讀本書更有一種親切感,這就是道鳳。
- 呂 立 台大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